•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许昌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新闻资讯

面对灾难需要科学的武装

时间:2021年07月23日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科技观察家

  7·20暴雨会成为郑州人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次水灾,让许多人头一次对降水量有了概念,头一次懂得太平洋的台风会煽起内陆的暴雨,头一次感受到天灾面前人的渺小和无助。科学知识,这一次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不是枯燥的考点,而是对呈现在人们眼前和身边的灾难现象的具体解读。

  这次水灾过程中,众多媒体表现得十分专业,从科学的角度详细解读事件。一篇篇原创文字,回应了社会的困惑和关切。气象基础知识、天气预报、洪灾自救等话题,及时把科学的武装送到公众手中。

  科学走来了,盲目走开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科普并不总是受到欢迎。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生活、形式主义的科普,是没什么市场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科学传播是能发挥出巨大能量的。

  在灾难中,科学的媒体报道犹如站在船桅杆顶的哨兵,指引我们避开冰山和漩涡。科学的报道和分析不仅能稳定人心,还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社会的危机意识,指引大家在下一次危机中做出正确的行动。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加速。近20年,很少有哪一次灾难不是在某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的科学素养水准的。我们也愈发感受到,建立灾前、灾中、灾后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前,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正进一步提升;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全社会也必将进一步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上一篇:科技部:病毒溯源本质上是科学问题
下一篇:抢救“农业芯片” 河南全力保护珍贵种质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