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新闻资讯

科研延伸至战位 成果应用到一线

时间:2023年11月17日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科研延伸至战位 成果应用到一线
新疆军区某团炮兵分队在大漠戈壁开展实弹射击演练。 蒋近近摄

  ◎邹珺宇  本报记者 张 强

  不久前,天山脚下传来喜讯。新疆军区某团参与研究的某创新课题,参加军委组织的某作战概念大赛,一举获得全国一等奖。

  作为课题研究骨干的一营一连副连长樊继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能在这项大赛中夺冠。当晚,樊继福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程教员的那句话,‘我就知道你能行!’”

  樊继福口中的程教员名为程相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信息工程大学)的一名教员。一年多以前,他和同校的杨辉教员一同来到该团代职,为基层官兵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共研战术战法。此次樊继福获奖的项目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

  “代职以来,我们对‘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作为院校教研人员,只有真正走进练兵场,才能脚踏实地向战而教、为战而研。”回顾一年来的代职经历,两名教员深有感触。

  为战斗力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去年,信息工程大学程相然和杨辉两名教员被选派来到新疆军区某团代职。

  荒凉的戈壁、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杨辉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在第一次跟随该团领导进行战地勘察后,杨辉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

  经过一条盘旋18公里、拥有59道回头弯的“天路”后,他们的车辆来到了海拔5100多米的党旗山。

  5月,很多地方早已是春暖花开,党旗山上却依旧寒风呼啸。坚守在山上的是一群90后、00后青年官兵,黑里透红的脸庞和皲裂粗糙的双手,写满了高原戍边的印记。

  “虽有心理准备,但高原戍边军人的苦还是超出了想象。”杨辉说,战士们默默奉献,作为军队科研工作者,更应该聚焦基层一线的科研需求,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自那之后,杨辉暗下决心,他不仅要身临一线,更要融入一线。翻开杨辉的战地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笔记——

  “2022年9月,我在演练中发现,官兵们对新装备功能实现及夜视器材运用还有欠缺。”“2022年10月,修理连提出的‘零位自动调频系统’还存在可改进的空间。”“2023年2月,有了在基层调查研究的这些‘活线索’,军委给予的某研究课题终于可以完成了……”

  在高原代职的日子,杨辉发现基层官兵对于学习新装备相关知识的需求非常强烈。

  新装备信息化程度高,受高原复杂的气候地理条件影响,一到高原就“水土不服”,信息通联保障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信息保障队副队长惠称,他将现实困难反映给了两名教员。了解情况后,两名教员在训练场上展开信息系统联调联试和组网演练,经过反复试验和方案修改,有效解决了通信难题,打通了指挥所到多型单装的指挥链路。他们俨然成了官兵们的编外“导师”,“这两个教员不一般,有兵的样子!”官兵们说。

  研究问题必须贴近实战

  2021年,该团整建制奔赴高原驻训,多型新装备一出厂即在高原驻训场列装。为推进新装备战斗力生成,他们常态化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攻关活动,成立22个“主战装备学研工作室”,提升官兵自主创新能力,掀起了科技创新热潮。

  作为工作室的骨干,樊继福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遇到了瓶颈,迟迟没有进展。该团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请程相然帮忙指导。同时,该团领导专门成立课题攻关小组。那段时间,他们围绕这个课题查找资料、反复推演。为了方便教员与官兵随时交流,该团参谋长申桂涛还特意给他们开辟了一个场地——“战地研习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攻克了一道道理论和技术难题,所形成的创新成果在200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拔得前述大赛头筹。

  同样受益匪浅的还有二营指挥保障连二级上士刘冰城。

  当时,新装备列装不到3个月,单独驻防的二营官兵首次组织新装备在高原高寒条件下进行实弹射击演练。刘冰城带领全班驾驶刚列装不久的某新型侦察车快速抵达侦察区域,建立前沿观察所,判定目标,解算诸元,传送至营指挥车。没想到,根据前沿观察所传回的信息,炮兵分队实施的第一轮火力打击却打偏了。

  紧接着,官兵再次计算、校正相关数据,然而,此时“敌人”早已转移了阵地,全营惨败而归。在复盘检讨中,官兵们发现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前沿观察所回传信息慢、误差大。

  新装备信息化程度高,官兵们的计算效率和精度为何仍然难以保证?

  对软件工程研究颇深的杨辉和团队骨干在深入分析后,发现了高原特殊环境对射击精度影响的问题症结。原来初上高原不仅人员会有高原反应,新装备也同样需要适应高原环境。

  “基层战斗力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代职就是要发现并解决问题。”当晚,两名教员与营连技术骨干反复研讨。

  晨光微露,一夜未眠。教员们针对高原环境特点,立足现有装备,设计升级了炮兵作战运用的辅助计算软件,不仅提升了单车侦察的速度和精准度,还实现了“双观修正”“毁伤性能计算”等快速侦察计算,有效解决了火炮校瞄效率低、精度差、操作复杂、受场地限制等问题,提升了部队火力打击速度和精准度。

  创新联教联训实现战教融合

  今年4月初,一部远程授课视频从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练兵一线,跨越4000多公里传到信息工程大学的课堂,架起了基层练兵实践与院校课堂的桥梁。某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受训学员纷纷表示,授课内容贴基层、案例鲜活,针对性、实用性强。

  “基层练兵实践为教学科研注入源头活水。”回顾这次授课过程,程相然说,在高原代职的一年时间里,他虽然远离了课堂,却积累了大量的调研成果,为回校后建设实战化教学体系提供了经验。

  “教学科研贴近基层,才能更好地服务战斗力建设。”程相然在战地日记本中这样写道。

  不久后,程相然和杨辉结合该团信息化装备全面列装,与官兵们在高原开展练兵实践,并和该团骨干共同研究制作了10期《炮兵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系列微课。微课不但走进了院校课堂,还在全军军职在线平台发布。基层一线的练兵经验和作战研究成果,成为全军授课教学资源,供全军学习借鉴。

  信息工程大学某学院领导看完视频微课后,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你们的课题内容这么新!没想到,你们研究得这么深!没想到,你们的课题成果这么实!”

  “院校向部队靠拢,部队向实战靠拢,我们必须创新联教联训机制,实现战教融合、互动双赢。”该团领导说。

  受此启发,该团在遴选优秀骨干赴院校跟学跟训的同时,先后与研究制作新装备的科研院所、研究新装备战术战法的军队院校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和分工实施机制,发挥院校科研创新的独特资源优势,定期收集汇总一线军事斗争实践经验和军事科研现实需求,邀请院校专家参与演习演练,为院校科研成果的应用改进提供建议,探索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新路径。


上一篇: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 ——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下一篇:新激光装置用超快脉冲探测超材料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