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有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表示,经过积极实践探索,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全社会数据信息利用意识日益增强。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大幅提升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基础性服务的行为。”王培章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各地实施规划日益完善,初步建立‘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的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也更加健全。”
据介绍,截至5月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省(区、市)实现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132家,覆盖率达39.6%。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国家级重要网点269家。
“这使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大幅提升。”王培章表示,各类服务网点围绕专利分析预警、商标品牌运用等,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达100余万次,助力创新创业主体缩短创新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此外,为了让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多元,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对信息化服务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升级,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多元化、服务智能化。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为枢纽,以新一代专利检索分析系统、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专利数据服务系统为主要载体,“1+3”模式的信息公共服务产品组合。同时,全国30个省(区、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公共服务。
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公众需求,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持续优化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系统,截至5月底,商标、专利网上申请率分别达到99.45%和99.43%。王培章说:“各级各类智能便捷、功能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已成为创新创业主体‘找得到、学得会、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知识产权数据信息是一座‘金矿’。”王培章指出,围绕提高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基础数据开放的基础上,推动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全面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种类达到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据介绍,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基础数据普惠性供给,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对专利数据服务系统下载带宽进行了三次扩容,下载带宽已由30M增至200M。同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精准供给,向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和网点单位开放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降低数据信息再加工成本,提升数据利用效益。此外,积极推广知识产权数据利用规范,推动保障数据安全、加强隐私保护与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出版《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利用指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数据资源的标准化水平。“我们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建设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进一步彰显便民利民的服务效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王培章说。
商标网上服务持续优化 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商标网上申请的提问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李昶指出,商标网上申请手续简便,系统开放时间长,不受地域限制,能够大大降低申请的时间、经济和人工成本。同时,网申系统辅有详细的申请指引,也能有效减少不予受理和补正的概率,提高申请效率。
“长期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充分发挥‘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信息优势,坚持商标网上公共服务的‘应上尽上’。”据李昶介绍,目前已有37项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国家知识产权局还通过中国商标网向申请人提供商标查询、缴费、公告、咨询、电子送达、裁文公开、注册证明公示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商标确权工作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为进一步提升商标网上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实现商标注册及变更转让续展等业务网上办理的基础上,于2020年先后实现了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异议、无效宣告、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的网申功能。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申系统办理相关业务,避免因提交材料不及时导致的超时限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申请人通过网申系统提交驳回复审申请8.93万件,占驳回复审申请总量的69.14%,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提交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申请5.35万件,占申请总量的86.76%,较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标异议及无效宣告等后端业务的网上申请也呈增长趋势,无论是网申的数量,还是占比,均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拓展商标网上公共服务的业务范围,实现商标评审案件的‘一网通办’。”李昶说,“我们将持续优化商标网上服务,全面提升商标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和便利化水平,为广大市场主体做好服务工作。”(记者 张亚雄)
下一篇::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