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省正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建设现代化河南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深怀爱国之心,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敢闯无人区的胆识,勇攀科学高峰。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探寻他们成绩背后的故事,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刘晓阳 李运海 刘晓波
采访张新友不容易,多次电话预约,才敲定了短暂的会面时间。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还掌管着神农种业实验室和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平日里,身兼数职的他需要在多重角色间频繁切换,时间几乎全被两大平台建设、行政事务和科研工作所占据。
7月6日晚9点多,出席完两大平台与中国农科院的签约仪式后,随便扒拉几口饭菜,张新友便乘坐高铁赶赴驻马店。在疾驰的列车上,聊起“花生”那些事儿,张新友侃侃而谈,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
作为第一完成人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带领团队培育出50余个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推动河南花生产业实现多次革命性跨越……当你走近这位低调、淡泊、醉心于科研事业三十八载的“花生院士”,就会明白那坚定的目光意味着什么。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在张新友的心中,“花生”这颗种子是如何扎根的?
1984年,张新友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科技学院前身)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省农科院工作。
“我对科研充满了兴趣,直到现在,热爱与激情也丝毫不减。”张新友说,到省农科院报到后,他被分配到了花生课题组,从事花生育种工作。
头两年,除了科研,学历不高的张新友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英语,立志考取研究生。和张新友前后脚进入花生课题组的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支部原书记汤丰收回忆,“他非常有恒心,把整本英语字典都翻烂了,每天散步都在听英语广播”。
凡事一旦成为习惯,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我一直没有中断英语学习,如今,听英语新闻仍是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之一,‘元宇宙’等新词,就是从英语新闻中学到的。”张新友说。
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让张新友在科研中受益颇多。
1986年,张新友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著名花生育种专家、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恩生的硕士研究生,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1988年5月,在导师刘恩生的推荐下,张新友前往位于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花生细胞遗传与野生种质利用”。
19个月的国外学习经历,让张新友和野生花生结缘,才有了后来的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记忆。在距离城市几十公里、占地两万亩的研究基地里,每天下午4点30分,研究人员就乘坐大巴回到市区,偌大的院子只剩下几个研究生,张新友简单吃过晚饭,便一头扎进实验室,直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宿舍。
那是一段心无旁骛的岁月。当时英语还不是特别好的张新友硬是咬着牙,把能收集到的野生花生的英文文献全部啃下来,摸清了野生花生种研究的“家底”。在导师指导下,从种间杂交、幼胚离体培养到细胞学分析,张新友几乎把实验过程的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掌握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要点,创制出一批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
“其实,其他研究者和我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基本一致,我之所以能够率先成功,关键在于专注。”张新友说。
自此,张新友的科研之旅势如破竹,一路生花。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选准正确的研究方向,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
“张新友善于把握花生产业趋势,心有大格局,眼光很独到。多年来,实际生产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种,他每一步都踩得很准。”汤丰收说。
20世纪80年代末,花生在河南属于“小作物”,全省种植面积仅有500万亩。那时,小麦和花生生长期交叉导致的争地矛盾十分突出。“能不能让花生提早成熟半个月,跟小麦‘工作时间’错开?”
沿着这个思路,张新友和团队培育出豫花7号、豫花14号等一批早熟品种,比原主导品种早熟15天至25天,增产10%至20%,对黄淮海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省花生种植面积迅速跃升至全国首位,单产也从150多公斤增至310公斤。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缺口逐渐扩大,选育高油花生品种成为新的主攻方向。
张新友团队又相继育成13个含油量超过55%的高油花生品种。其中,豫花15号每亩产油量比普通品种增加15公斤至20公斤,迅速成为黄淮海地区的主导品种。
近几年,为了满足消费者吃得好、吃得丰富、吃得健康的需求,张新友带领团队聚焦专用型品种培育,例如,改善油品质的高油酸品种,适合鲜食的高含糖量品种,适合做花生饮料的高水溶性蛋白品种等。
育种目标不断调整,育种技术也在不断突破。最值得一提的,是创建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在此之前,花生野生种和栽培种因亲缘关系太远,存在着进行杂交和基因交流的障碍。这一技术让二者成功“联姻”,将野生种的“抗病”等优良性状转育到栽培种中,实现了改良栽培品种的目的。张新友团队育成的远杂9102是国内外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育成的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因优质、高产、高抗青枯病而大受欢迎。
如今,在张新友带领下,省农科院花生育种正在向分子育种阶段迈进。例如,通过分子标记手段,只需简单分析育种材料的DNA,就能准确判断这一材料是否抗青枯病,选种效率大大提高。“未来,我们希望弄清楚每个重要性状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编辑改变品种属性。”张新友说。
“作为带头人,我没有退路”
2021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成立,作为实验室主任,张新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农业大省,想要在育种方面持续领先,必须增强育种后劲,所谓‘后劲’主要来自基础研究的突破。”张新友说,河南需要神农种业实验室这样的平台来支撑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然而,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
“担子很重,但总得有人扛。作为带头人,我没有退路。”张新友坦言。
为此,张新友努力平衡时间,力求在搞好平台建设的同时,做好省农科院管理工作,带好科研团队。
今年春节过后,张新友挤出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花了整整5天,对上万份材料一一进行“面试”,仔细观察其结实性和籽粒大小、形状、色泽,并结合事先做好的材料“简历”,从中选择出千余份材料用于新年度种植。“无论多忙,每年团队的育种材料,张院士都要亲自挑选。”省农科院花生育种团队的韩锁义博士说。
“身教胜于言传。”作为学术带头人,张新友以正派、勤奋、严谨、创新、协作的精神影响着团队成员。他说,“研究之路没有捷径可走,要坐得住、有定力。”
灿烂七月,正值盛花期的2000万亩花生,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吐露芬芳。花开花谢,生根结果,这是张新友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
下一篇::奔跑在追“光”路上(争做出彩河南人) ——中原科技领军人系列报道之二